發布時間: 2014-6-19 11:36 來源: 經濟日報
網購平臺自建物流覆蓋范圍有限,而快遞企業則需要從附加服務中尋找新的盈利點,因此,從提高用戶滿意度出發,二者展開合作正在幫助整個電子商務產業鏈條突破“瓶頸”。
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到7735.6億元,較2010年增長67.8%,這7735.6億元正是通過一個個包裹快遞給消費者。“鼠標+包裹”一直是網絡購物的標準模式,無論網購商品如何豐富,無論網上支付怎樣便捷,但一件件商品仍舊需要通過快遞公司才能物理移動到消費者手中。
而在另一個維度上,網絡購物也帶動了快遞服務的迅速發展,2011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36.7億件,同比增長57.0%;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58億元,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其中網絡購物帶動的業務量約占快遞總量的一半。
正如電子商務專家、中國科學院研究生管理學院副院長呂本富所分析的那樣,物流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已是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與此同時,電子商務也在改變著物流業本身,為物流業的發展打開了一片嶄新的天地。在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兩者正在嘗試走出一條“共贏”之路。
合作搬開“絆腳石”
如果說“跨界”是網購平臺和快遞企業嘗試多元化發展的結果,那么在競爭之上,作為“同一個戰壕中的戰友”,兩者更深入的關系依然是合作。網購自建物流覆蓋范圍有限,而快遞企業則要從附加服務中尋找新的盈利點,因此,從提高用戶體驗出發,二者展開合作正在幫助整個電子商務產業鏈條突破“瓶頸”。
5月下旬,成都消費者李女士在下單后僅僅4小時,就收到了自己在天貓電器城購買的貝爾萊德掛燙機,讓她大為驚訝!22個城市的消費者,當天下午4點前拍下的商品,如果第二天24點前未送到,天貓為消費者買單!碧熵堧娖鞒强偨浝碜T飆表示。這樣的底氣來自于將商家、倉庫及交易平臺數據完全打通的“物流寶”,通過網購平臺向快遞公司充分地開放數據,便于快遞公司更精準地安排運力,規劃流程,從而實現快速配送。
合作還來自于快遞公司的創新服務。亞馬遜中國宣布自去年11月起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大城市首推的晚間送貨服務,當當網也于近日宣布推出夜間送貨服務。中國郵政、順豐、圓通、申通、韻達等國內快遞公司日前宣布,九大快遞公司將“試水”為消費者提供定制化服務,其中包括超過5000條城市間線路的“次日達”、“1至3日限時達”、快捷貨到付款、晚間配送、預約時間、自提等多項服務,這些增值服務在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同時,也為目前微利的行業帶來新的盈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