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4-3-26 11:13 來源: 湖北日報
鄂州長江邊一路走來,遠遠看見鄂鋼長航碼頭上,兩艘6000噸級的巨大船只依水而泊,高聳入云的兩臺門式吊機正在運貨。鄂鋼長航碼頭由長航集團和鄂鋼公司采取資本合作方式建設,是長江中游最大的干散貨碼頭,設計能力為300萬噸/年。去年底,碼頭一期工程投入使用。
該碼頭投入運營后,沿線其他碼頭虛高的運價應聲而降。“原來是17元/噸,現在是12元左右。”項林算了筆賬,如果碼頭滿負荷運轉,一年給企業省下的物流成本約為1000萬元左右。
新長江戰略顯成效
投資參股港口、碼頭建設,是長航集團應對危機、進行戰略轉型的重要舉措。
在重慶,長航和重鋼集團合資建設的重鋼靖江碼頭一期工程竣工投產。每年運輸鐵礦石500萬噸,運輸鋼材200萬噸,占重鋼集團每年物流運輸總量的63%。
目前,長航集團已與包括南京港、馬鞍山港、重鋼、鄂鋼等進行了業務合作,合資建設各類貨運碼頭泊位共82個,設計吞吐能力共13185萬噸/年。其中71個碼頭泊位已經投入生產運營。
如今,港口業務已經成為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累計實現利潤超過2億元。
開源節流應對危機
金融危機,海運普遍受影響。針對資金鏈“吃緊”,長航集團琢磨著如何省錢。
他們采取了停船減線、處置資產、延期支付在建船舶進度款、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費用、多渠道籌融資等緊急舉措,盡力緩解困境。全年共壓縮投資32.2億元。
同時,他們與中石油戰略合作,著手對長航部分內河船舶進行“油改氣”。去年,長航“長迅3號”柴油、天然氣雙燃料船已進行實船試航。目前,長航承擔的內河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科研項目,正由交通運輸部進行論證。“十一五”期間,長航集團在湖北繳稅21億元。展望“十二五”,朱寧雄心勃勃:擁有和控制運力2000萬噸,完成貨運量3億噸,繼續保持世界內河航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