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4-7-4 11:28 來源: 信息時報
汕頭直航臺灣航線自2009年開通以來,貨運量逐年增長,每年增幅都超過了20%,成為粵東地區名副其實的“黃金航線”。為做好該航線的監管和服務工作。汕頭海關著力簡化船舶監管手續,對停港不超過24小時的對臺直航船舶,一次性辦理進、出港手續,實施“即靠即卸、邊裝邊卸、裝完即離”的監管模式;設立對臺直航業務專門窗口,優先辦理直航船舶監管和貨物通關手續;提供預約和咨詢服務,推行預約通關制度,形成暢通高效的通關咨詢渠道,努力為企業提供“全天候無障礙通關服務”;實行“提前申報,貨到驗放”,提前審核進出口貨物艙單、電子報關數據,提前辦理進口單證審核及貨物稅費征收手續,船舶抵港后,及時對貨物快速辦理驗放手續;海關還在提高風險管理效能的基礎上,對守法經營的生產型企業適用較低的查驗率并推行非侵入式查驗,為對臺直航貿易企業節省通關時間和費用。
便捷的通關環境有效推動了汕臺海上直航貨運的穩步增長。
2014年初,汕頭港加大運力投入,增加另一艘集裝箱班輪“楓葉25”輪用于航線運營,與原先的“東悅”輪一起投入汕臺海上貨運直航,航班由原每周2次增加為4次,實現汕頭與臺灣的“點對點”直航,班次與運力也實現了翻番。
對臺直航航線使汕頭港成功對接亞太轉運樞紐港高雄港。據了解,目前汕臺海上貨運直航航線有近45%的貨物通過高雄港轉運往世界各地,世界各地不少貨物也通過高雄港轉運進入汕頭,極大增強了汕頭對世界各地的輻射力,加上3年來的經營,該航線以其快捷的中轉服務、穩定的班期得到了客戶的認可,經濟效益也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