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時間:2023-9-14 10:37
在跨境電子商務活躍的浙江省金華市金義綜合保稅區,工作人員忙著分揀、打包發往各地的包裹,現場一派忙碌景象。
據統計,浙江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約占全國的六分之一。今年上半年,浙江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同比增長22%。
面對全球經貿形勢的不確定性,嗅覺敏銳的外貿商人搶抓商機、開拓市場,搭載跨境電商這艘“快船”奮力出海。跨境電商也極大激發了中小商家活力。
工作日的早晨,浙江義烏市贏孚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滕俊楠正在工廠的打樣間選品,為的是“迎戰”下半年的瑜伽褲熱賣期。做了一年多的跨境電商,滕俊楠嘗到了跨境電商平臺全新模式賦能的“甜頭”。
“跨境電商本身就是小批量、高頻次的出口模式。現在把商品交給平臺,我們只管定價,也免去了投流、運輸等成本煩惱。”滕俊楠說,款式多樣的瑜伽褲從去年上線拼多多旗下跨境電商平臺Temu以來,現如今每天單量已達到2000多單。
義烏市本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出口棒球帽,公司負責人柳文海說:“去年冬天生意特別火爆,今年棒球帽也賣得很不錯,1天能達到1萬多單。”
記者采訪發現,外貿企業的工廠車間正掀起“直播熱”,國內的外貿運營人員用流利的外語介紹最新產品和工廠生產線,海外商家在直播間詢盤、問價。
“我們從去年開始嘗試在阿里巴巴國際站上做直播。”義烏市歐馳進出口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名洋介紹,之前只在大的活動期間做,現在已經成為日常工作。可視化讓產品和公司實力展示得更立體和直觀,極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浙江水西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譚國華也在這兩年與平臺合作引入新型數字外貿,不僅讓公司開拓了新市場,從6個出口國發展到近20個出口國,而且商品利潤也有了很大提升。
“跨境電商的紅利,讓我們可以更加專注做自營品牌,目前自營品牌出口已經占總出口的70%。”譚國華說,加入Temu平臺后,以前做代工的毛利率只有5至10個點,現在可以達到15至20個點。
包括Temu、阿里巴巴國際站、速賣通等在內的我國跨境電商平臺正不斷推動新型數字外貿,海外影響力日益擴大。
“浙江的優勢制造產業帶,如湖州童裝、溫州鞋業、臺州塑料制品等,都是我們進軍海外市場的‘家底’和‘底氣’。而這些產業帶中,有不少是傳統的代工型工廠,平臺希望與他們一起抓住產業轉型機遇,培育、打造全球性的自主品牌。”多多跨境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平臺已覆蓋除食品、日化品外的多個品類,深入國內百余個制造業產業帶,推動優質制造產品進入北美、澳洲、歐洲、亞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5月,浙江省印發的《全力拓市場增訂單穩外貿若干措施》中提到,2023年要新增跨境電商出口網店1萬家以上。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電商等平臺經濟要想在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發揮互聯網在配置資源方面的優勢。一是助力實體企業“走出去”,通過跨境電商推動中國制造向全球化發展,打響中國品牌;二是平臺企業直接“走出去”,打開海外市場,這樣既可以帶動國內產業向外延伸,也能提升我國平臺企業的全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