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豫軍借勢“互聯網+”海內外大擴張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6-5-30 8:42
5月26日上午,由河南省供應鏈管理協會聯同浙江、上海、安徽、湖南、山東、重慶、甘肅、香港等省市供應鏈物流行業組織發起的全球供應鏈鄭州合作組織在鄭州正式成立。自此,這個非官方、非營利性的國際供應鏈組織總部落戶鄭州。這意味著“物流豫軍”在供應鏈的國際化版圖再布棋子。
近年來,河南不斷搶抓打造全球供應鏈管理中心機遇,鄭歐班列開通中歐“新絲綢之路”,“米”字鐵路樞紐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新鄭國際機場一個半小時航程可覆蓋我國三分之二的主要城市和五分之三的人口。此外,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區、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等也在集中布局。
伴隨著物流體系的逐漸完善和越來越多的國際供應鏈資源匯聚鄭州、對接中原,一批具備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方式的本土物流龍頭企業“潮頭涌現”。
河南省進口物資公共保稅中心集團有限公司、鮮易控股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物流豫軍”不斷發展壯大,并逐漸在國際物流分工中嶄露頭角。
“我們率先提出了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模式’,在該模式下,公司在短時間內取得迅猛發展,已在俄羅斯、美國、韓國、日本、澳洲等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河南省保稅物流中心總經理徐平表示,“公司打造的E貿易跨境O2O電商平臺——中大門,目前已有來自全球55個國家、5萬多種海關備案的貨源。”
據中華物流網(zhwlw.com.cn)了解,中心還在俄羅斯、美國、比利時、法國、意大利、荷蘭、德國等國家建立海外倉,拓展海外市場。
“海外倉體系的構建,為更多跨境電商提供了第三方物流供應鏈體系服務,彌補了國內一級倉儲不足的問題。”徐平說。
在河南,除了時下最火的“跨境電商”的供應鏈版圖在全球擴張,傳統大宗商品物流企業的業務版圖也早已開拓至海外,總部位于濮陽的中油物流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據了解,中油物流有限公司是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原油田運輸處改制而成立的股份制企業,成立于2005年,注冊資本金5160萬元。經過近40年發展成為集油田鉆井設備搬遷、普通貨物運輸、危險貨物運輸、集裝箱運輸、大型設備吊裝、物資采購、倉儲配送、管道物流和進出口海運代理等業務于一身的現代物流企業。
“公司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便開始探索國際石油工程物流市場,1997年進入蘇丹市場,2006年開拓哈薩克斯坦市場,2007年開辟了沙特市場,2011年進入南蘇丹市場,目前在蘇丹共和國、南蘇丹共和國、沙特阿拉伯王國都設有分公司,我們是一步一個腳印,打響了石油工程物流在海外的河南品牌!”該公司董事長柴繼鋒說。
“物流豫軍”借勢“互聯網+”打破供應鏈孤島
除了在供應鏈國際分工中嶄露頭角,“物流豫軍”也不斷在國內供應鏈環節中開疆拓土,借助“互聯網+”逐漸在專業產業領域中實現產業鏈資源整合,形成國內專業化現代化“供應鏈主”地位。
“生產企業、物流公司、物流園、倉儲設施等信息管理分散無序、資源整合嚴重滯后,造成我國物流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例高達30%至40%,‘互聯網+’的推廣給供應鏈推進創造了有利條件,供應鏈企業將借勢打破‘孤島’現象。”中油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柴繼鋒對記者說。
以定位于O2O生鮮供應鏈服務商的鮮易控股為例,通過“互聯網+”,鮮易在線上打造了“鮮易網、冷鏈馬甲、日日鮮”三個互聯網平臺,在線下構建溫控供應鏈服務系統和食品產業鏈系統,兩個系統的互動,支撐協同線上互聯網平臺。
據鮮易供應鏈副總經理趙雷介紹,僅鮮易網的注冊用戶就達30多萬個,用戶包括餐飲、團膳、生鮮便利店和食品分銷商等,平臺不僅賣鮮易自有產品,還幫第三方供應商賣牛肉、羊肉、水產、果蔬等食材。在線下供應鏈環節,通過3000多輛冷藏車、全國布局的總容量180萬立方米的18個多溫度帶溫控倉儲基地和“五縱三橫”冷鏈線路,鮮易配送可直達全國150多個城市,并且依托物聯網技術,可對溫度、濕度、產品狀態、車輛運行狀態實時監控,保障全程冷鏈。
“除此之外,我們還打造了‘互聯網+食品加工制造業’,通過C2B的協同制造,利用在線交易數據,對消費市場和購買習慣進行分析預測,從產品研發、生產加工,流通加工,供應鏈管理都基于線上數據和客戶需求實現個性化定制。”趙雷說。
河南省供應鏈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盧秋義告訴記者,通過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整合,鮮易在生鮮行業的“供應鏈主”地位雛形初現。
企業本身沒有建廠,也沒有物流設施,卻接受歐洲零售商訂單,選擇在韓國紗線,臺灣漂染,使用日本企業在中國內地生產的拉鏈和紐扣,分別在中國內地和泰國生產,然后通過協調物流過程,五周后便送上了歐洲商店的貨架,盧秋義以香港利豐為例解讀現代供應鏈主的運營模式。
“擁有良好的信譽、充足的資本、合作信息資源和物流系統資源,通過訂單邊組織邊完成順暢的商流和物流,‘物流豫軍’中正涌現出一批在專業領域的供應鏈整合者,形成供應鏈主地位。”盧秋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