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 發布時間:2018-12-17 8:52
五年來,貴州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累計減少農村貧困人口670.8萬人,減貧人數全國最多,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26.8%下降到去年底的7.75%。今年計劃再減貧120萬人。
“農村電子商務和淘寶村在貴州的脫貧攻堅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這是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在上個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演講時,對貴州農村電商的高度評價,正是電商,讓貴州獼猴桃等特產銷往大山之外,有效幫助了農民脫貧。
金墉的點贊,源自他腳踏實地的一次考察。
11月3日至4日,金墉率考察團考察了息烽縣立碑村農村淘寶電商后表示,貴州曾經是中國最為貧困的地區之一,但貧困發生率如今已大幅下降,而幫助貴州人民快速脫貧的方式之一,便是電子商務等新產業的發展。
電商,對息烽縣立碑村的村民們來說,曾經遙遠而陌生。如今,村里很多人依靠電商走上了致富路。立碑村,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淘寶村”。
2016年2月,農村淘寶落地息烽。2017年,立碑村依靠開網店賣農特產品,零售額就達1070萬元,成為貴州省第一個“淘寶村”。今年10月,該村網絡零售額累計突破3000萬元。
立碑村村民黃琪,五年前還在外地打工,月薪只有2000多元。如今他就在家里開網店賣農特產品,月收入高達3萬元,多的一天接到上千個訂單。
“這是值得推廣和借鑒的例子。”金墉在考察中認為,通過電商手段幫助足不出村的低收入村民銷售農產品是特別有意義的事,既照顧了孩子上學,穩定了家庭,又幫助村民增加了收入。
“從決戰脫貧攻堅到發展數字經濟,貴州有許多成功范例,我們要將貴州可復制的、可借鑒的發展模式推廣到其他國家和地區,造福更多的人。”
“十三五”以來,貴州明確將發展電子商務作為彎道取直、后發趕超的戰略選擇,將農村電子商務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全力發展農村電商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從2015年開始,貴州連續四年開展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創建工作。目前,冊亨、習水、貴定等70個縣(市、區)獲批國家級電商示范縣,66個國家級貧困縣已全部覆蓋國家級電商示范縣項目,共獲11.3億元中央專項資金支持。
2017年,省商務廳印發了《貴州省貧困村電子商務扶貧實施方案》,將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為抓手,以14個深度貧困縣、20個極貧鄉(鎮)、2760個貧困村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重點,為農村產品銷售建立長效穩定的電商銷售渠道。
同時,貴州還積極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知名電商平臺對接,通過產地倉、直采、窗口采購等模式推動農產品銷售,支持示范縣做好電商精準扶貧工作。
發展電商,培養人才是關鍵。僅2017年,貴州48個電商示范縣累計電商培訓13萬余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培訓4萬余人,電商帶動就業3萬余人。
創建“一戶一碼”電商精準扶貧模式,通過大數據手段全面掌握貧困戶農產品銷售數據,為每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一個農產品二維碼,精準實現銷售額反哺至貧困戶。
今年1月至6月,全省網絡零售額實現69.84億元,同比增長36%。2017年,48個國家級電商示范縣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78.67%。
電商扶貧,已成為精準脫貧新引擎。據不完全統計,貴州電商企業已創造就業崗位9.15萬個,物流快遞創造就業崗位20.91萬個,直接或間接帶動近10萬貧困人口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