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24-11-4 9:59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3日訊(記者王惠綿)11月1日晚,以“科學證明存在”為主題,TCL攜手B站打造第二屆“超級科學晚”,多位專家學者、行業大咖及B站頭部UP主們蒞臨現場,以視覺化、具象化、趣味化形式,解讀硬核科技原理,直播展示多場融合演講與實驗的硬核科學秀,揭秘印刷顯示、月壤制水、腦機接口、AI大模型等前沿科技。
以現場演示的印刷顯示技術為例,這是一項諾貝爾級的技術應用落地。其中,科學秀《用科學搞點顏色,像印刷報紙一樣印刷顯示屏幕》包括創意實驗與科普演講兩部分。創意實驗部分邀請B站科普UP主畢導,以動手實驗的形式展現印刷顯示材料量子點的制取、發光原理以及創意畫作。
科學的魅力之一在于讓我們看見看不見的存在,像仙女座星云,人類肉眼無法看到,要不是天文望遠鏡技術的發明,才讓我們看到這些震撼、絕美的星云圖,而量子點也是有力的證明。量子點不僅能讓這件裝置畫作充滿著藝術和浪漫,它們獨特的光電特性更是在顯示技術領域掀起了一場革命。就像藝術家手中的畫筆,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掌握了一種有望讓量子點更高效的應用在屏顯領域的“畫筆”,它是一項新技術。
量子點不僅能實現全光譜,還能呈現非常純凈和鮮艷的色彩,在屏顯領域有著絕對的優勢。普通顯示屏很多色彩和亮度細節是顯示不出來的,而量子點顯示屏能讓人們在細微之處見真章。這樣的屏幕究竟是如何制造出來的呢?
簡單來說,印刷顯示技術就是通過機器設備將有機發光原料,滴在一個一個指定的像素方格里,然后干燥成均勻的薄膜,再搭配上下層的電路和其他部分,就會變成屏幕。印刷顯示技術的邏輯很像家用打印機,都是要將指定顏色的油墨噴涂到指定位置。但是打印屏幕需要更高的精度要求,因此對設備、工藝的要求也會更高。
“相對于顯示行業現存的蒸鍍工藝,印刷顯示是一項顛覆性技術。” TCL華星專家郝鵬在科普講演時表示,印刷顯示技術具有更簡潔的器件架構以及更高效的材料使用效率,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實現更好的顯示效果。印刷顯示技術是繼LCD產業之后,中國企業又一項可以改變世界顯示產業競爭格局的技術契機,或將助推中國企業首次在主流顯示技術領域成為全球引領者。
目前TCL華星在印刷顯示領域已深耕超過10年,逐步實現從0到1、再從1到100的全產業化落地,其首批印刷OLED產品將于今年實現小批量量產出貨,同時也在加大投入采用量子點材料的印刷QD-EL技術,持續助力印刷顯示技術迭代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