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飘雪,114一级毛片免费,av小导航

中國電商物流網-電子商務與物流行業融合媒體!電子商務物流行業門戶網站!
快遞網點 郵編查詢 行政區劃 高鐵時刻 高鐵票價 高鐵車次
貿易資訊
免費注冊 登錄
中國電商物流網
企 業
產 品
商 務

數據資產入表難在哪

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24-10-10 10:22

  今年1月1日,財政部印發的《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正式實施,數據資產被納入會計處理范疇。從一季報到半年報,上市公司數據資產入表動作明顯增多。與此同時,一些以信息數據為主業的非上市公司也在積極探索從更多層面反映公司商業價值。

  專家認為,數據資產入表是連接數據價值與金融市場的重要橋梁,數據資產入表能夠優化企業資產負債表、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促進數據資本化運作,但這一工作當前也面臨一些難點,如數據的合規性和權屬問題、數據資產的成本和價值計量等問題。

  數據資產入表提速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對外發布,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提出20條政策舉措,同時提出,探索數據資產入表新模式。2023年8月,財政部印發《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并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暫行規定》提出,數據資源作為新增會計科目列示在資產負債表的存貨、無形資產、開發支出項下。

  據Wind統計,截至8月31日,39家公司披露了數據資源入表情況,較一季度增加22家。從資產規模看,半年報中已披露數據資產入表總金額達13.57億元,約為一季報入表數據資源規模的17倍,其中計入無形資產、存貨和開發支出的金額分別是5.84億元、4.73億元和3億元,分別占比43.04%、34.82%和22.14%。

  值得關注的是,三大電信運營商已全部完成數據資產入表工作。中國電信入表規模最大,為1.05億元,列入開發支出項下;中國聯通次之,為8476.39萬元,列入開發支出項下;中國移動有7000萬元數據資源入表,在開發支出、無形資產類目下分別列入4100萬元和2900萬元。

  “對于企業個體來說,數據資產入表可以更準確反映企業價值,優化數據資源配置,提升決策效率與準確性,也有助于企業增強融資能力。從宏觀角度來說,可以完善資本市場監管體系,提升公共數據效益。”北京合川律師事務所律師蔣君表示,目前關注數據資產入表的以上市公司、國有企業和數據資源較為密集的企業為主。

  上市公司數據資產入表意識日漸濃厚,非上市公司也同樣積極。數據智能企業北京八月瓜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數據資產入表。該公司董事長李長青表示,目前公司數據資產按照賬面價值入表,評估價值有待專業機構給出結果。李長青認為,數據資產入表會對公司經營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加規范地管理和運營數據資產。數據資產價值評估和計算目前階段適合采用成本法,主要考慮數據資產的獲取成本和維護成本。隨著國內數據市場基礎設施健全,公司將逐步加入市場法和收益法等多種方法進行評估。

  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科技金融專委會副主任唐青林表示,數據資產入表改變了企業估值方式,將為投資者投資決策提供新的考量角度。可以預見,數據資產入表將拉大不同行業之間的差距,對于互聯網公司、科技公司等容易擁有高數據資產的行業,其數據資產入表后,會進一步提升企業價值。

  評估量化面臨挑戰

  我國已成為全球數據量最大、數據類型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預計到2025年,我國數據總量的全球占比將接近30%,數據交易市場規模將超2200億元。相關政策的施行,為數據資產化打通了會計路徑,但仍面臨許多難點與挑戰。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數據資產從會計角度有3點要求,一是數據的合法擁有和控制,二是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三是數據成本能夠可靠計量。會計上符合這3點,就具備了確認為資產的條件。而數據領域的難點,主要還是權屬問題。企業如何證明數據權屬屬于自己,會不會有別人主張該權利?再比如,企業免費收集消費者數據,然后商業應用,消費者是否知情、授權?目前,相關部門正緊鑼密鼓地推進這項工作。

  寧人(北京)律師事務所金融與科技委員會主任、合伙人,陜西省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法學會理事馬軍認為,企業在評估和披露數據資產時主要面臨三大難點,一是數據合規與權屬確定難,二是數據資產計量評估困難,三是數據管理安全質量低。他建議,相關部門應盡快完善數據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數據權屬,建立行業共識的評估框架,充分考慮數據的時效性和使用場景,開發動態評估模型。企業應重視數據治理,提高數據質量,完善公司數據治理體系和風險管理。

  “數據資產作為一種無形資產,其價值難以量化,不同來源、類型數據的價值也完全不同。目前,數據資產評估的方法和標準尚未完善,因此會出現評估困難的問題,采用不同標準評估出的價值可能差異巨大。”唐青林表示,企業可以建立數據成本歸集與分攤機制,對自身擁有的數據資源分門別類,并相應對其各個階段的成本進行歸集和記錄,從而為數據資產評估提供可參考的依據。

  在這方面,企業可以先行先試,摸索出一些可行方案。李長青介紹,自己所在公司財務和法務體系進行了相關學習和培訓,建立了完善的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訪問控制、加密存儲、備份恢復等。公司還建立了數據資產專門管理團隊,以財務總監牽頭,設立專門部門組織負責數據資產管理工作,該團隊由財務專員、法務專員、數據工程師、數據分析師、安全專家等組成,具備專業的技術和管理能力。

  各方積極探索推進

  在試點推進方面,北京、上海、深圳、貴陽等地在數據資產化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例如,北京市密集出臺了與數據要素相關的法律法規,并提出了推進建立數據資產的登記和評估制度,支持開展數據信貸、數據信托和數據資產證券化等數字經濟業態創新。

  “整體而言,目前數據資產的標準化仍處于初級階段,缺乏全國統一的、權威的數據資產確認、計量、評估標準。這導致不同企業、不同地區在數據資產化過程中存在較大差異性和不確定性。”馬軍表示,需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相關數據資產的標準和規范體系,確保數據資產的可比性和可交易性。

  當前,數據要素作為生產要素發揮作用的時間較短,標準體系化建設的成熟度仍有待于實踐的檢驗。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把數據作為核心資產進行管理和運營,數據資產的資本化運作也將逐步完善。

  有企業負責人表示,公司將繼續加大在數據采集和整合方面的投入,不斷擴展數據資產的種類和規模。計劃將數據資產擴展到全球論文、期刊、科技文獻等領域,進一步充實公司產品的底層數據庫。也會加強與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開發和利用數據資產。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提醒,數據資產入表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入表之后,能否被各方所接受,成為一種共識資產,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數據資源要真正成為資產,離不開特定的技術和場景,在這個過程中,要避免出現泡沫。

  業內人士認為,數據資產的復雜性為企業實操層面帶來挑戰,但隨著監管、市場、企業等各方工作的持續推進,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在經濟生活中發揮的作用將越發活躍,一些難題也有望得到解決。(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 方)

Copyright © 2012-2025 sd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電商物流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