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發布時間:2024-5-6 10:0
2G、3G、4G、5G……到我們團隊正在加緊攻關的6G技術,人們為什么要不斷追求網絡通信技術的迭代升級?
與5G相比,6G網絡將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更低的延遲、更可靠的連接。6G技術帶來的變化僅此而已嗎?不。試想一下,人們動動手指,就能精準操控井下240米深處的采煤機,實現遠程“一鍵采煤”;醫生遠程操縱300公里以外的手術機器人,為患者完成高難度手術,時延不超過6毫秒……6G擴展了傳統移動通信的邊界,將通信與AI等技術融合起來,從原來的只提供連接服務發展為提供綜合信息服務,它能為各行各業注入新發展動能、提高生產效率。
2018年,紫金山實驗室6G關鍵技術攻關團隊成立。到了2019年,世界上一些國家先后啟動了6G研究。可以說,我們的研究像是在“無人區”前行,沒有前人的技術可以參考借鑒。盡管如此,我們信心十足。因為在我們的團隊里,有超過七成的成員年齡在35歲以下,這個年輕的團隊有沖勁、肯鉆研,這是我們從事這項意義非凡的事業的底氣。
去年,我們成功研發了一套內生智能實時控制系統?瓷先ブ皇且恍〔,但背后的難處,每一個團隊成員都深有感觸。研發的第一步就是數據收集,在搭建的室內測試場中,團隊前期研發的智能網絡系統無法穩定工作,導致采集的數據無法被采用。大家逐條分析排查,花費一周時間才找到原因:受限于室內空間,在團隊所搭建的室內測試場中,射頻單元彼此之間間隔遠小于實際情況,因此射頻單元間干擾非常大,導致團隊自研系統無法正常解碼信號。
我們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合適的室內試驗空間,項目節點又迫在眉睫。為此,我們每天將沉重的設備搬運至室外開闊的地面廣場或地下停車場,搭建臨時的室外測試場進行系統調試和數據采集。最終,系統穩定性問題被解決,團隊成員也采集到了可靠的數據,得到了滿意的結果。
解決數據收集的問題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后來研發的過程不斷遭遇各類難題。不過,我們始終堅信“可以解決問題一次,就可以解決第二次、第三次”。正如團隊里一位95后研究人員所說,經歷了“希望的火焰被反復點燃又澆滅、澆滅又點燃”后,我們最終成功研發出一套內生智能實時控制系統,成果順利通過了相關部門的驗收,各項技術指標均超過嚴格的標準。
這,僅僅是給6G這棟摩天大樓添上了一塊磚而已。我們團隊由眾多項目組構成,每一個項目組都在自己的細分領域里深耕,為這座大樓制作一塊塊質量過硬的磚瓦。要實現6G技術的全面突破,任重而道遠。我們不怕遇到困難,我們希望在科研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加快邁向目標的腳步。
。ㄓ浾咭鬂申徊稍L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