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信陽日報 發布時間:2023-2-28 9:58
2月21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重磅研究成果《行業領軍企業促進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研究》在北京發布。國經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聯想集團和騰訊公司等行業領軍企業代表、國核鋯業、銀環集團和立訊精密等專精特新企業相關負責人出席論壇并參與研討,國經中心創新發展研究部部長李鋒介紹了課題研究成果。
報告圍繞相關企業的助力模式進行了提煉總結,梳理了美德日助力中小企業的國際經驗,并研提了相關政策建議。其中,聯想集團“雙實企業”、“鏈主”和“國際化能力”三重獨特價值,提煉出“全產業鏈行業領軍企業”的聯想模式,以全生命周期賦能專精特新,為實體經濟建設和中國式現代化產業建設貢獻聯想智慧。
聯想集團副總裁王忠在現場發言
聯想集團副總裁王忠表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發展數字經濟的主戰場,作為產業領軍的‘頭雁’,聯想集團以‘數字服務’為驅動,面向中小企業搭建‘聯想百應’一站式智能化服務平臺,助力3萬余家‘專精特新’企業,其中包括 3000 余家‘小巨人’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聚合‘端-邊-云-網-智’新IT全棧技術、產品和方案以及生態資源,全生命周期賦能陪伴更多專精特新企業,從信息化、技術創新、數字化管理和國際化運作等多維度持續賦能,共同提高產業鏈的市場競爭力,形成雁群,一起拼經濟。”
“頭雁”展翼群雁齊飛,全生命周期賦能專精特新
“群雁”高飛“頭雁”領。行業領軍企業作為產業鏈的頭部企業,擁有資源、管理、技術等優勢,具備較強的產業鏈整合能力,在助力專精特新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能發揮出“頭雁”帶動作用。聯想集團、騰訊、華為等就是這樣的“頭雁”。與其他類型的行業領軍企業相比,聯想集團自身擁有更深厚的產業背景、實體基因和更廣泛的產業鏈布局,因此能做到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對外賦能,并且已經在很多案例上卓有成效。
“我們與立訊精密的緊密合作也是一個很典型的案例。”王忠說,“在立訊成立的初創期,我們就與其展開業務聯系,從簡單的產品合作起步,逐步拓展到全產業鏈合作。我們也很欣喜地看到,隨著多年的互相陪伴,立訊精密不斷發展壯大,并在2010年實現上市。”
王忠表示,聯想集團始終致力于為處于不同成長階段的專精特新企業量身打造解決方案,結合它們數字化轉型成熟度不同階段的核心訴求,整合產品、技術、方案、人才、服務、供應鏈、產學研、融資等整體資源,通過多種模式全生命周期賦能廣大中小企業,并為不同發展階段的專精特新和創新中小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助力支持,助力其高質量發展。
“鏈主”引領聚鏈成群,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隨著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加速融合,傳統產業的數字化也正加速推進。對于包括專精特新在內的廣大中小企業而言,他們的數字化轉型仍然面臨“困難區”,投入不足、認知不清、路徑不明、信心不強等痛點和難點。
聯想集團始終關注中小企業創新成長,二十年服務百萬中小企業,聯想集團積極釋放“鏈主”價值。“基于轉型中面臨的輕量化應用、一站式數字化服務、生態級協作等共性需求,以及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轉型普遍存在的‘缺人’‘缺錢’‘缺設備’和‘缺規劃’等困難”,王忠表示,“聯想集團抓住‘數字服務’這個‘牛鼻子’,面向廣大中小企業搭建‘聯想百應’一站式智能化服務平臺,覆蓋混合辦公、企業管理、IT運維、供應鏈、研發和客戶營銷及服務的六大場景。”
王忠介紹,未來聯想集團將依托百應平臺,并整合公司及產業鏈資源及優勢,全生命周期持續賦能陪伴更多專精特新企業。同時,我們將投入更多資源,通過“億元數字化轉型專項幫扶計劃”等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韌性成長。
此外,聯想集團在全國構建了包括武漢、合肥、天津、深圳等在內的“東西南北中”智能制造全方位布局;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鏈式”數字化轉型,幫助產業鏈上下游超過2000家的中小企業快速融入產業鏈、供應鏈,并為400多家核心供應商建立了數字化平臺,增強產業鏈的安全可靠和自主可控性,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雙實企業”以數強實 ,共筑現代化產業體系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面對這樣的時代呼喚,“雙實企業”應運而生。在王忠看來,判斷“雙實企業”的標準應該有兩方面的考量,一是企業自身起家于實體經濟,并且是智能化轉型的先行者;二是企業有能力為其他實體經濟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進行賦能。“從這個維度來看,可以說聯想是一家雙實融合的企業。”
具體到業務實踐,在第一個“實”層面,聯想集團既是業內最早啟動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企業之一,也是業內少有具備全球化供應鏈管理經驗的制造企業。位于聯想集團合肥產業基地不久前獲評全球“燈塔工廠”,這是聯想集團擁有全球領先的智能制造水平的生動例證。
在第二個“實”層面,是聯想集團擁有的“內生外化”的能力。通過提供“新IT”解決方案對外賦能,聯想集團已成功助力三一重工、徐工機械、吉利汽車、長城汽車、蔚來汽車、南方電網、寧德時代、桐昆集團、陜重汽等大型實體企業實現數智化轉型,為中國實體經濟和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王忠表示,未來,聯想集團將繼續堅定走“以數強實”之路,全心投入中國實體經濟的創新發展,助力“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增強產業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力。
聲明:該文章系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