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羊城晚報 發布時間:2023-2-28 9:58
文/羊城晚報記者 黃穎琳 胡彥
自1952年最早有記錄的電子游戲誕生以來,70多年間,根據Newzoo發布的報告預測,全球游戲市場實現了從0到2022年1844億美元(約合12871億元人民幣)的躍升。游戲是各地都在搶占的“新陣地”。
中國的“虛擬世界”正在創造更大的價值。我國游戲產業繼續登峰,電競產業已走出去年的低谷。而廣東不僅吃下全國所有地區中數量最多的游戲企業、上市游戲企業,而且擁有網易游戲、三七互娛、多益網絡、四三九九等多家龍頭企業。接下來,如何念好游戲的生意經、走好出海航線?
斬獲全國近八成市場
廣州深圳游戲并駕齊驅
2月中旬,2022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年會、2022廣東游戲產業年會相繼落地廣州,游戲產業的“超級引擎”再次在南粵大地發出轟鳴。
會上,《2022廣東游戲產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游戲產業報告》)重磅出爐。縱觀過去一年的成績單,2022年廣東省游戲營收規模預計達到2115.7億元,占全國比例為79.6%,全球網絡游戲營收規模的占比則達到24.0%。與此同時,增長率同比下降8.9%由正轉負,自2015年首次下滑。
對此,廣東省游戲產業協會執行會長魯曉昆解釋稱,市場規模收縮是2022年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普遍出現的狀況,而非僅存在于廣東。“這是由于受宏觀經濟疲軟、地區形勢不穩定等的影響,用戶的付費行為出現下降,進而導致產業市場規模收縮”。
魯曉昆特別提到,廣東游戲市場規模雖然下降,但降幅小于國內市場整體,頭部企業及頭部產品的帶動作用依然幫助地區保持相對優勢。《游戲產業報告》顯示,國內流水前100名的移動游戲中,廣東占比74.10%;國內流水超10億元的移動游戲,廣東企業占比65.80%,廣東游戲產品優勢明顯。
此外,廣東游戲企業隊伍龐大,總數已超萬家,占比32.1%,在全國居首位。其中,游戲營收5億-20億元企業15家,20億-100億元10家,100億元以上3家。全國32.3%的游戲產業人員均集中在廣東。
廣州和深圳,從游戲企業的水平與數量來看,都堪稱廣東的“雙C位”。
廣州有“中國游戲第一街”之稱的科韻路云集各路高手。羊城晚報記者走訪發現,從廣州市天河區科韻路到羊城創意產業園,就聚集了網易、三七互娛、貪玩游戲、銀漢游戲等20余家知名企業。深圳則包攬了冰川網絡、中青寶、創夢天地等名企。2022廣東游戲產業年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9月29日,中國上市游戲企業197家,其中50家來自廣東,而廣東的56%集中在深圳。企查查數據顯示,廣州和深圳兩座城市的游戲相關企業數量也分別包攬全國第一、二名。
隨著國內游戲市場愈發成熟,越來越多廠商選擇投身出海浪潮。廣東游戲行業作為全國的“領頭羊”,接下來,還將加快游戲出海的步伐。《游戲產業報告》提到,2022年廣東省游戲出海營收規模預計達到370.2億元,其中80.6%的收入來自廣東企業自研自發。美日韓依舊是國內手游出海的主要目標,共占海外市場營收的56.4%。
本土選手同臺競逐
打好“文化+科技”兩張牌
“在游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今天,‘重估’游戲價值,對游戲進行再認知,已是大勢所趨。”2022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年會上,騰訊互動娛樂副總裁張巍說。當今,游戲不僅能與傳統行業融合,甚至反推前沿科技進步。
據張巍介紹,“文化”與“科技”是騰訊最鮮明的色彩和標簽。其一,作為獨具特色的文化傳播媒介,游戲呈現出了越來越強的文化傳播力和吸引力。例如,《王者榮耀》推出敦煌文化數字供養人功能,《QQ飛車》通過賽道設計串聯中國標志景觀,成為對外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
其二,依托先天的科技屬性,游戲成為推動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以MOBA類游戲為例,其具有多人協作性,在不對稱信息下博弈空間極大,是人工智能研發的絕佳“試驗田”。張巍預估:“其中的經驗和結論,未來有望在醫療、制造、無人駕駛、智慧城市等領域帶來深遠影響。”
扎根廣州本土的尖子生網易游戲,近年來也頻頻發力。網易財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游戲及相關增值服務凈收入共計541億元,其中經典旗艦類游戲《夢幻西游》《大話西游》系列保持極其旺盛的生命力,其他精品游戲如《第五人格》《無盡的拉格朗日》等人氣不減。
回到探索實踐上,網易公司高級副總裁王怡同樣強調了兩點:一是用游戲的想象力,為傳統文化注入新時代的生命力;二是用游戲的前沿技術,為數字融合開拓更多可能性。“目前,網易游戲已經成為國內自研引擎投入最大、使用最多的互聯網企業之一,并擁有多個行業領先的人工智能實驗室”。
在《斗羅大陸:魂師對決》《云上城之歌》《叫我大掌柜》等拳頭產品的助推下,三七互娛2022年成績可算得上是“突飛猛進”,前三季度凈利潤達22.57億元,同比增長31.11%。其中,海外業務表現尤為亮眼,穩居data.ai公布的中國游戲廠商月度出海收入榜前三。
對于賽道風口,三七互娛集團高級副總裁楊軍提到,看好元宇宙領域未來發展趨勢,并已嘗試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元宇宙做結合。
除了上述頭部游戲企業,中小型體量的選手也應借勢突圍。對于未來游戲行業的整體趨勢,魯曉昆認為,要緊緊抓住玩法融合、游戲出海、全域經營、元宇宙、IP塑造這五大熱點,才能讓游戲高質量發展的新風拂面而來。
中國電競可引領潮流
深圳要下好產業布局“先手棋”
前不久,“00后”李培楠奪得中國首個《星際爭霸2》世界冠軍,意味著中國在電競版圖上新的開拓,讓電競離“人人皆知”又近了一步。
事實上,過去一年,電競產業壓力重重。近日,2022年度中國電競產業年會召開,會上公布的《2022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報告》(以下簡稱《電競產業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電競產業營收1445.0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14.01%,為近五年來的首次,電競用戶規模4.88億元,同比也略有減少。國內共舉辦了108項電子競技賽事,較2021年有所減少。
而今年2月16日,國內電競頭部企業英雄體育VSPO宣布將獲得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IF旗下Savvy Games Group的18億元現金投資,這被視為可能吹響了2023年國內電競市場復蘇的號角。
去年,電競成為杭州亞運會正式項目,讓這座蘊藏財富的“冰山”,更加有望成為后疫情時期體育產業發展的全新增長點。《電競產業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電競用戶規模高達4.88億人,到2022年年底,中國市場的收入占全球電競收入近三分之一,已成為亞洲最大的電子競技市場。“一定程度上說,中國電競可以引領國際的潮流。”會上,英雄體育VSPO內容事業群總裁謝帆說。
從地域來看,廣東的電競企業數量名列前茅,全國占比達17.31%,約為第二、三名上海(9.72%)和江蘇(8.42%)之和。“廣東擁有非常友好的游戲和電競產業環境,在電競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條件,廣東發展電競毋庸置疑,我非常看好。”2022年度中國電競產業年會上,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游戲工委秘書長、電競工委主任委員唐賈軍表示。此外,居住在廣東的電競求職者數量也最多,廣東相當有招聘“魅力”,占比達17.52%。
眾多蓬勃生長的企業,為廣東電競的健康發展注入能量。趣丸科技副總裁、TT電子競技俱樂部CEO劉一非表示,騰訊、網易、趣丸等電競頭部企業和數以億計的用戶,成為推動電競在數字化浪潮中持續澎湃的原動力。
他進一步分析,廣東電競游戲研發和硬件設備這兩類企業的數量占比明顯比較高,有著雄厚的游戲電競產業基礎、強勁的經濟實力、優渥的扶持政策,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發展空間。
提升電競競爭力,廣東各地躍躍欲試。去年,深圳率先開啟電子競技員的從業資格培訓和技能認定試點工作,首批電競選手領證了,選手和企業的競爭力有了更科學具體的標準。“廣東要把握好機遇和時機,能夠率先做出與眾不同的或者更好的電競活動或者案例,為全國打個樣。”唐賈軍說,深圳尤其是南山區有先發優勢,在產業布局上可以下好“先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