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22-8-25 9:21
中國經濟網8月22日訊(記者王婉瑩) 8月22日上午,2022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下稱“2022智博會”)在重慶開幕。本屆智博會延續“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主題,聚焦“智慧城市”年度主題,采取線上方式進行。
高峰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圖靈獎獲得者、諾貝爾獎得主等重要嘉賓,以及華為、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負責人,通過線上參會并作視頻演講,深入探討智慧城市建設新技術、新動態、新趨勢,描繪未來發展新愿景。
石墨烯發明人之一,諾貝爾獎得主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在會上表示,未來功能性材料將具備智能性。“智能性是指材料有記憶,可以通過學習,實現特定功能。通過打造具有預定屬性的材料,突破了天然材料限制,實現了為新場景生產新材料。通過動態機器學習和材料機器人技術,合成新材料將越來越多。因此,我們必須創新方法,使用非平衡機器學習和動態系統,為不同的應用制造適合的材料。”
數字經濟時代,轉型升級勢頭強勁。新材料、新制造,皆以數字經濟為抓手。數字經濟不僅讓產業鏈、供應鏈更加協同高效,也悄然改變著各地產業生態及發展路徑。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在演講時表示,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轉型已然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數據作為數字經濟的關鍵生產要素,其賦值、賦能、效用和價值的發揮,對于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發展數字經濟核心就是萬物數字化、數據化的基礎之上,充分挖掘釋放隱藏在數據中的價值。
“當前,數字要素化當前仍處于探索初期,仍有較長的路要走。”梅宏認為,數據要素制度體系是數字化的根本性保障,而制度體系的構建需要做好頂層設計,更需要留足創新和探索的空間。
圖靈獎得主杰克·唐加拉以《超級計算》為題做了線上演講。他表示,超級計算機硬件經過三十年的時間,取得了驚人的發展,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以百億億計算。其中,排在前十位的超級計算機中,有兩臺在中國,分別是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如今,中國是超級計算機的最大消費國,有173臺超級計算機投入使用。同時,也是最大的制造國,目前主要有三家公司制造超級計算機,即聯想、浪潮和中科曙光。”
同時,杰克·唐加拉預測,未來,高性能計算機將走向定制化。“可能出現由其他加速器組成的計算機,可能用于機器學習、量子計算,也可能用于光計算,這些都是設計未來系統的可能場景。”
談到算力,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地區部總裁魯勇認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智慧城市的重要保障。作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國家樞紐和中國算力網的重要節點,重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將于今年10月上線,建成后將基于“一中心,四平臺”的運營發展理念,提供普惠算力,助力科研突破,孵化應用創新,實現產業匯聚。
魯勇透露,近年來,華為積極參與重慶5G、云、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在賦能云建設與運營、智能網聯電動汽車領域與重慶各級政府、企業深度合作。“未來,華為將通過加速政產學研用融合,聚集智能制造、生命健康、自動駕駛等重慶特色產業,為重慶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
電子、汽車是重慶兩大支柱產業。
近年來,在重慶大力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背景下,抓住大數據智能化發展之路,為產業賦能、為生活添彩。
“重慶如今是智能網聯汽車的最佳示范區。”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斑馬智行聯席CEO張春暉表示,重慶的場景足夠大,交通也足夠復雜,多山、多橋、多立交、多隧道,形成重慶路網系統復雜度的獨一無二的特點,對智能汽車以及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挑戰提出更大的要求,需要車、路、云協同的操作系統來提供強大的、智慧的數據引擎。
他透露,在本次智博會期間,斑馬智行將與重慶市政府正式簽約,共同打造以汽車操作系統為特色的產業新生態、新格局、新名片。
除開幕式暨高峰會外,本屆智博會還將舉行線上展覽、論壇、簽約洽談等一系列活動。值得注意的是,鑒于高溫天氣和當前疫情形勢,為保護廣大群眾身體健康,線下展覽暫不向社會觀眾開放,社會觀眾可登錄智博會官網進行線上觀展。后期視情況再適時調整觀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