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強物流業 降低成本助轉型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6-5-3 8:25
物流業,既是經濟的組成部分,又是經濟狀況的晴雨表。來自省經信委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省物流業保持了平穩增長態勢。2016年,我省物流業確定的目標是:全社會物流總額力爭增長8.5%以上,增加值增長7.5%以上;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0.2個百分點。
全省物流業運行總體平穩
2015年,全省物流需求穩中有增,運行效率繼續提高。
社會物流總額同比增長超過8%。全省社會物流總額實現230955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工業品物流總額、進口物流總額、農產品物流總額、外省市商品購進額、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再生資源物流總額分別占81.8%、5.6%、1.2%、11.0%、0.2%和0.2%。“十二五”期間,社會物流總額年均增長11.4%,低于“十一五”期間年均16.9%的增幅。
社會物流總費用同比增長超過5%。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10412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運輸費用、保管費用、管理費用分別占51.9%、37.6%和10.5%。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8%,比去年底下降0.3個百分點。“十二五”期間,社會物流總費用年均增長8.5%,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累計下降0.7個百分點。
物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超過8%。全省物流業增加值實現472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8%,占全省GDP的比重為6.7%,占全省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13.8%。“十二五”期間,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5%,占GDP的比重累計提高了0.2個百分點,占服務業的比重累計下降了2.1個百分點。
重點監測物流企業運營情況總體平穩。161家省重點物流企業年平均物流業務收入為30947萬元,同比增長8.2%;平均業務成本為28964萬元,同比增長9.4%;平均業務利潤額為2217萬元,同比增長5.9%,利潤率為7.7%;平均繳納稅金為269萬元,同比下降4.0%。7家企業出現虧損,虧損面為4.3%。2015年全省物流業景氣指數(LPI)平均值為54%,反映物流經營活動比較活躍,物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引導物流業做大做強
為推動物流業健康發展,2015年,省經信委適時組織了全省現代物流工作聯席會議,密切各職能部門的聯系配合,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導,完善政策措施,認真做好“十三五”物流業發展戰略部署。周密組織了省經信委轉型升級引導資金申報工作,進一步加大對智慧物流等重點物流領域、重大物流項目的支持力度。
為貫徹落實國家物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省經信委開展了智慧物流示范企業試點工作。研究了江蘇智慧物流發展戰略,提出了江蘇智慧物流發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標、重點方向和任務舉措。計劃圍繞重點地區和重點行業,扶持和推進一批智能物流運營網絡中心、管理調度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公共信息平臺等應用示范項目建設,為全省智慧物流建設做好典型示范,提升對重點制造業創新智造的支撐和保障。
堅持培育規模骨干企業,是發展我省物流業的重要內容之一。我省堅持扶持省級重點物流基地載體平臺建設,去年新認定8家省級重點物流基地,扶持惠隆港務集團等省級重點物流基地(園區)等物流運作載體平臺建設,鼓勵和吸引更多的骨干物流企業入駐基地(園區),促進供應鏈相關環節在物流基地(園區)內實現集聚、銜接和聯動,全省物流基地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
繼續組織了省級重點物流企業、省級物流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工作,引導扶持一批綜合能力較強、行業影響較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上規模、上水平。新認定省級重點物流企業21家、省級物流企業技術中心4家,國家4A級以上物流企業達到161家,位列全國第一。
物流占GDP的比率還要降
今年,省經信委將緊緊圍繞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為重點任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先進技術為支撐,堅持規模與質量并重、效率與效益并進,加快物流模式創新,著力促進產業融合,著力提升物流業規模化、集約化、國際化、現代化水平,著力構建標準化、一體化、智慧化、綠色化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物流體系支撐。
據中華物流網了解,我省明確了兩項物流業的重要指標:2016年,全社會物流總額力爭增長8.5%以上,增加值增長7.5%以上;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下降0.2個百分點。
今年省經信委的重點工作,一是大力推動智慧物流建設。圍繞智慧江蘇建設和《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等重大戰略工程的實施,積極組織開展全省智慧物流示范企業試點工作,著力打造一批智慧物流示范企業和示范項目,推動物流企業效率提升和物流產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同時,積極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充分發揮物流業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滲透性強的復合型產業特點,積極推動物流業與制造、流通、金融等行業的多業聯動發展,促進資源整合和產業融合。加大對包括絲綢之路經濟帶物流聯動發展聯盟在內的物流區域協調機制的支持,促進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實現物流資源整合。
協調推進重點物流工程建設。加強工業領域物流和物流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研究推動工作。加強與各物流專業職能部門的合作,共同推動綜合交通物流樞紐體系、多式聯運體系、城市共同配送體系、電商快遞物流體系、冷鏈物流體系等重大工程建設,共同構建和完善我省物流大市場。
此外,努力培育優勢物流企業。堅持把培育規模骨干企業作為發展我省物流業的重要舉措,繼續扶持省級重點物流基地等物流運作載體平臺建設,繼續開展省級重點物流企業、省級物流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工作,引導扶持一批綜合能力較強、行業影響較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上規模、上水平,并積極發揮好引領帶動作用,著力打造江蘇物流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