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收費代收?快遞最后一步到底怎么走?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6-4-5 9:16
近日,因與中通快遞敘豐家園站點溝通不暢,錫城某小區物業被指禁止中通快遞員進入小區派件。此事一出,給小區業主收發中通快遞帶來諸多不便,而 物業方與快遞方也各執一詞、互相指責。據了解,該事件背后其實有著更多的故事。小區快遞越來越多,有物業希望收費能成自己的一個利益增長點,但對這一步的 邁出,目前各相關方仍較為謹慎。
事件回顧
快遞員稱物業禁其入內,業主群炸開鍋
“你好,有你快件,你們大門保安不讓進,快遞員無法派送,麻煩看到信息請在3天內來我們公司自提,3天內未取,直接退回……”17日,敘豐家園 小區住戶王女士收到了這樣一條短信,非常詫異:之前一直都是到物業取件,怎么現在要去快遞公司自提了呢?為何物業不讓快件進小區呢?
與王女士有同樣困惑的業主很多,當天小區App上就炸了鍋。隔天,事情持續發酵。快遞員小任直接在小區大門口空地上鋪開快件,逐一向收件人打電 話,讓業主過來拿,他在小區門口一呆就是一天。當時,前去取件的業主寧女士覺得好奇,便詢問是怎么回事。“他就跟我說是物業以大欺小,要求每個包裹交1元 錢提成,不交就不讓進小區。”寧女士后來把這番話發到App上,許多人把矛頭對準物業,認為其黑心。物業工作人員則一直在帖子下面解釋,不是不讓進,而是 需要談好相關事宜。哪知沒有業主愿意相信。僵局持續了兩天,19日小任告訴業主,物業終于允許他進去派送快件了。
物業跟快遞公司孰是孰非,業主們沒有定論,有支持物業的,有支持快遞公司的。13棟的業主嚴先生告訴記者,包裹丟失的問題,真不能一棒子打死, 有時是物業的責任,有時是快遞公司的責任。“我去年丟過一個中通包裹。在物業電腦里顯示錄入了,快遞員小任也說自己對這個包裹有印象。這可能是物業的責 任”。前一陣子,嚴先生又有一個中通包裹找不到,后來才發現,是快遞哥把樓棟號寫錯了,“這就是快遞哥馬虎了”。
快遞方
交了錢還丟件,物業很不負責
物業為何突然松口?中通快遞敘豐站點負責人任女士認為,是小區業主施壓的結果。快遞員小任是她的親弟弟,她跟丈夫劉先生還有弟弟以及其他親人承包了敘豐家園片區的快件收發,跟物業結下梁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最初小區的入住率不高,包裹不是很多,物業是不收費的。”任女士表示,這兩年入住率高了,快件越來越多,物業便要求跟快遞公司合作,快遞員把 包裹存放在物業,同時每件交1元錢費用。她一再強調是物業主動提出合作,自己是被迫的,“不合作他們就不讓把包裹放在物業,還把快件藏起來,造成丟件假 象,沒辦法,我們只能簽合同”。
從任女士提供的合同上看到,甲方為某小區物業,乙方為中通快遞,簽署時間是2015年9月16日,為期1年,上面寫明,甲方提供快件暫存、提領 簽收等業務,乙方支付每件1元的費用,每月支付。而就在協議簽好不久,一名日本籍業主的快件丟了。物業認為是小任不服從管理所致,快遞公司方則認為是物業 保管不力。“協議上寫了,若遺失雙方簽字確認的快件,由甲方承擔責任,但物業依然把責任推給我們。”
任女士說,中通快遞的貨很多,快遞員都是在自己公司里扯好單子,然后把貨放到物業時再跟物業清點單子和件數,剛開始物業還是配合的,后來卻不合 作了,導致快件丟得較多。除了要賠業主錢,還要承受來自總部的罰款。“我們交了錢,物業卻沒履行好責任,所以我覺得這錢交得不值,就不想再合作了。”于 是,在前期交完2000元費用后,任女士沒有繼續交費給物業。
物業方
快遞欠錢還想享受服務,不可能
小區物業一位不具名人士表示,是中通快遞自己找過來要跟物業合作,為的是享受最后1公里代收郵包的便利服務,節省他們的人力和時間。不想花錢, 卻想享受服務,那是“想得美”。“從去年10月就沒再交費,到目前為止欠費15000元,他們老板娘說剛搬房子沒錢,我們也體諒他們的難處,就暫緩一下, 繼續讓他們存放快件”,然而在其看來,中通快遞并沒有再繳費的意思,“上次找他們協商這事,他們討價還價,他們老板說只能給1萬元,老板娘則說最多只能付 5000元”。
記者了解到,其實欠費的不止是中通一家快遞,別的快遞公司也有拖欠的情況,可為何物業偏偏針對中通呢?“因為別的快遞沒有中通這么惡劣。”該小 區物業人士表示,中通快遞員不在前臺撕單,也不對件,房號要么不寫要么寫錯,導致業主以為丟件了,“協議中寫明因為寫錯房號導致的問題,物業不負責,但是 快遞推說是我們保管不力”。
物業方同時表示:“像這次的事件,我們負責人一直打電話要跟他們商量看到底怎么辦,結果對方電話都不接了。”而面對快遞公司質疑的“物業故意藏 包裹逼其就范”,物業回應,“做不出來,也沒必要,上次中通自己在小區找快件,自己撕的單子都找不到”,物業曾多次建議換個快遞員,“但是沒用,因為他是 老板的小舅子”。
而這次的不讓快遞員進小區事件,物業方強調不是不讓他進,是讓他在小區門口與業主聯系好,在家的給業主配送,不在家的帶回進行二次配送,“當時有9單元的業主在場的,可以證明”。
行業說法
如何應對快件量爆棚值得各方探討
對上述糾紛,錫城一家物業公司的項目負責人介紹,他有所耳聞。這場糾紛背后,其實就是物業要收取一定的寄存費用,而快遞公司不愿支出這筆費用。他表示,其實他們也在和快遞公司進行談判,希望通過收費模式來推進代收快件服務。
城北一家樓盤的物業經理介紹,他們小區每天有1000多件快件,量太多,收不過來了。雖然小區也有代收快件的快遞柜,但每個柜子也要向快遞員收 費,每單為0.4元到0.6元不等,快遞員不干,就把快件扔到物業那里。他們目前不敢代業主收件,因為萬一快遞公司說是存放導致損壞的話,他們擔不起這個 責任。快遞員的小三輪在小區里橫沖直撞,有時把路邊業主的私家車蹭壞了,他們也很煩惱。如果物業對每一件快遞收1元的費用,他們是愿意代收的,但從目前的 狀況看,不現實。
有一名物業經理表示,聽說錫城某知名物業目前是自行開發了系統寄存快件,還可以寄件,就相當于一個小型的快遞門店,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小區管 理。但如果樓盤不大,可操作性就較差。例如,快遞公司上午9點多就開始派件到小區,而業主一般要到晚上8點才會到物業取件。錫城的中小型小區每天多半是 100多件的快遞量,每件收1元,一天只有100多元,為此專門養兩個工作人員,一年的支出至少要8萬元,這樣一盤算,還是虧損。目前,這種收費模式雖然 有,小型的快遞公司肯定簽不起,把快件拒之門外肯定又會得罪業主,因此收費的風險非常大。
但是,錫城好幾家物業公司都認為,現在連小區的老大媽都開始網購了,快件量呈激增趨勢,物業代收快件會是趨勢,且物業也不可能提供無償服務,物流或快遞公司委托物業接收快件,也將成為一種可能。
至于收費模式如何執行值得商討,要么就是物業能加入物流的終端,掃一下快件二維碼就可以告知業主快件到了,降低物業收取快件的工序,這要依靠科 技的進步和合作的加強。另外還有一種聲音:加大目前快遞柜的利用率,現在錫城的快遞柜非常多,有的開始收費,一些物業公司希望快遞柜通過廣告植入等方式來 盈利,而非讓快遞員或業主支付費用,這也能緩解接收的難題。還有物業公司希望在快件委托代收的責任方面能夠給出更合理的詮釋,明確各方的權益,讓代收的風 險降低,使“最后1公里”的快遞收件能走得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