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21-3-11 8:50
物流行業在經濟社會將如何發展,備到社會各界關注。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小編整理了部分女性代表委員涉及物流相關議題,感謝她們為行業做出的杰出貢獻。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副總裁王鳳英:
五方面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
今年兩會,來自企業和產業前沿的代表委員紛紛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主題踴躍建言。3月4日起,人民網推出“對話企業家·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系列。
近日,在今年的兩會建議時,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副總裁王鳳英表示,過去十年,中國培育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時,以清潔化、智能網聯化為指引的汽車產業正加速變革,政策支持、技術創新、規模龐大等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領跑全球的先發優勢。
王鳳英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具備了全球化發展的諸多優勢條件,但也面臨諸多問題。為響應國家雙循環發展格局,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她從以下五個方面提出建議:
一是制定5-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規劃。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關鍵技術搶先布局、確立技術優勢是重中之重。因此,有必要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制定5-10年產業規劃,引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關鍵技術加速發展,著眼于大趨勢,分步驟、分階段進行。同時,制定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全球化引導機制,鼓勵優質技術發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高質量發展。
二是扶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向全球發展。讓一部分優質企業加快“走出去”,以高創新能力企業帶動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全球化發展。完善企業自主創新機制,健全企業自主創新的管理體制和治理機制,健全激勵機制。對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獲得發明專利、建立研發中心等創新活動,給予獎勵和扶持。加強新能源企業研究,對擁有科技研發和自主創新力的優質企業給予財政、稅收等政策性利好,鼓勵優質企業擴大發展規模,做大做強,提升企業全球化抗風險能力。
三是搭建自主的全球化供應鏈體系,提升新能源汽車整體“走出去”實力。自主可控的供應鏈是支撐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建議國家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培育產業鏈,加大對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企業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圍繞實體經濟建立配套金融體系,為零部件企業提供海外布局資金、法規指導等相關保障。支持優勢企業開展政、產、學、研、用聯合攻關,在關鍵零部件領域形成大型國際集團。
四是拓展國際經貿合作,帶動企業互利共贏。過去幾年,在“一帶一路”實踐中,中國汽車企業已經從過去的單純整車零部件出口模式,發展到今天在海外投資建廠、設立研發中心等縱深布局模式,中外合作形式更加多元。在東南亞、歐洲等新能源汽車大熱市場,積極探索國際合作新模式。依托 “一帶一路”,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全球化發展,與海外市場進行政策和戰略交流,國際間共同制定推進產業合作的規劃和措施,提升中國汽車產業國際話語權。
五是制定新能源汽車關鍵核心技術全球化自我保護的防御機制。 作為知識經濟最重要的特征,知識產權能夠為企業在國際競爭中提供競爭優勢,是國際間進行競爭的一個強有力的手段,也是確保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長期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建議制定相關政策,提升中國汽車品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增強對國際市場政策、法規了解。借鑒國內外知識產權法規規則,設立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培養國際法規專業人才,建立新能源汽車全球化自我保護機制,引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化穩健發展。 (人民日報)
政協委員、呼和浩特市副市長徐睿霞:
跑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接力賽”
“目前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統籌解決。”全國政協委員、呼和浩特市副市長徐睿霞說,她此次參會帶來的提案就是關于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徐睿霞在前期調研中發現,一部分脫貧村的村集體經濟發展不充分,沒有形成產業鏈條。由于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搬遷,部分自然村存在空心化現象,土地撂荒嚴重,人口稀少。以呼和浩特市為例,全市常住戶5戶以下的自然村達到345個,農村特別是偏遠農村空心化嚴重。由于農村人口特別是年輕人持續向城市轉移,農村老齡化問題嚴重。此外,鄉村振興人才匱乏、村容村貌環境問題亟待改善。
徐睿霞建議相關部委出臺支持性政策,指導各地區設立專項資金和項目,繼續扶持農村產業發展。要下大力氣解決農村空心化問題,希望相關部委進行摸底調查并出臺指導性意見,指導各地區按照就近搬遷安置的原則,根據個人搬遷和發展產業、就業意愿,統籌建設一批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產業基礎較好的中心村移民搬遷安置點,安置空心村農戶就近搬遷。要切實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可采取在中心村、行政村建設養老服務中心,為周邊村老年人提供助餐、助醫等為老服務。
徐睿霞建議要強化農業科技人才支撐,從國家層面出臺支持性意見,加大農業農村科技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完善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同時,高度關注有技術、有企業、有市場的優秀人才,支持他們返鄉創業,做大做強。
“一些農村至今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污水、垃圾收集處理機制。”徐睿霞建議相關部委支持建立村集中、鄉轉運、鎮處理的污水、垃圾處理模式,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內蒙古日報)
全國人大代表、赤峰市松山區大廟鎮黨委副書記、小廟子村黨總支書記趙會杰: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
“我理解的鄉村振興,是產業、人才、文化、制度各方面的全面振興。”全國人大代表,赤峰市松山區大廟鎮黨委副書記、小廟子村黨總支書記趙會杰說,聽完政府工作報告,她認真地進行了思考,尤其是報告中提出的“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令她倍感振奮,同時也深感重任在肩。
“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趙會杰對此理解得非常深刻。“有效銜接有兩層含義,一是銜接,二是有效。”趙會杰說,要做到有效銜接,找準銜接點非常重要。在帶領小廟子村脫貧的實踐過程中,趙會杰深深體會到,這個有效銜接點就是產業振興。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趙會杰說,產業在鄉村振興的要素當中居于核心地位。“把產業做好,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鄉發展,避免‘空心村’問題。人才反過來又會促進產業更好地發展,這樣就能形成良性循環。”趙會杰說,在此過程中,制度振興、文化振興等鄉村振興的其他要素自然會隨之而來。
什么樣的產業才有活力?“植根于當地,老百姓能夠參與、愿意參與的產業才能真正起到有效銜接的作用。”趙會杰說,這也是她在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如今,小廟子村的藥材產業已經形成規模。“藥材種植符合我們村實際,村民們也都愿意參與其中。近幾年,大家通過參與藥材產業發展提高了收入,這個藥材產業就是我們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點。今后,肯定還會發揮更大的作用!”趙會杰說。(內蒙古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