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中如何降低20%物流成本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12-14 8:13
雙十一的瘋狂之后,是每個買家漫長的收貨等待,現實社會中,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物流延遲就是童話和現實的差距。
流通環節上“滯后”,不只是b2c的特有,不少外貿企業也經常遇到。互聯網時代讓距離和信息變得不是問題,找訂單不再是難事,訂單之后的生產也在人為之內。但訂單之后的如何讓貨物快速、安全的到達客戶手中,卻因不同的選擇有著不同的結局。
外貿業者也在說,我能控制訂單、合同、生產。最不能控制的就是貨物出手后的物流以及中間過程中的金融。海關通關、訂船訂艙、出口退稅、銀行收匯等不僅繁瑣耗時,而且風險難控,是外貿的大瓶頸。
對于外貿企業來說,有訂單是王道,能快速回籠資金是門道。為什么別家小企業能快速回籠資金?只因他們有側重點,只抓訂單和生產,剩下的非核心業務全部外包給綜合服務平臺,這樣從發貨到收款,可以節省30%-50%的時間。
專注于中小外貿企業服務的貿互達外貿綜合服務平臺,集合了外貿進出口過程所需的所有資源,提供通關、物流和金融等服務性內容。不僅提供免服務費的進出口綜合服務,在物流上更是投入上千萬用以降低物流在外貿中的占比。目前,公司已經與全球幾十家船/陸/空等大型物流公司構建了實時通訊的物流平臺,用以確保中小外貿企業用最優惠的價格取得海運艙位,保證貨物流通高效便捷,綜合降低成本達10%-15%。
針對中小外貿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貿互達還與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信保等金融機構合作,根據情況定制每個外貿企業金融解決方案。貿互達平臺推出賒銷易、出口退稅融資等金融服務,為小微出口商提供應收賬款融資、出口退稅預付款服務,有效提升企業周轉靈活度。
愁訂單、愁運輸、愁貸款,轉型期的外貿企業面臨著成本高、資源少、效率低等種種煩惱,進出口涉及的步步環節稍有不暢訂單就可能“打水漂”。貿互達堅持整合、協同,實現外貿流程標準化,為客戶解決后顧之憂,讓每一位客戶都可以安安心心找客戶、踏踏實實做產品,攜手貿互達共贏。